打印

[离任作者] 【情遗东门——我和一个小姐的故事】第六十一章 鹊巢鸠占

0
天涯老大!这一章不够H啊!哈哈!

半夜酒醒以后,知道“东门”更新了,于是来看!真有“今宵就醒何处”之感。“我”和阿娇的故事也有些这种凄美之感。

这次的回复可作为上次我看到有些网友质疑“东门”不够批判现实主义之回答。并无特别的内容。天涯兄别说我偷懒就好。

前面看有些朋友说小说关于“批判现实主义”的问题。也说到了反映的社会现实层面的广度和层次似乎不足以盖上“批判现实主义”的帽子。不过我却觉得从结论上讲还是满够得上的。还是说回一点俄罗斯文学。从俄罗斯的19世纪文学开始,一直延续到俄罗斯文学的“黄金时代”,批判现实主义是俄罗斯文学和文艺批评,乃至整个文艺界的一种不得不提的现象。而在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之内,又有一个很“奇葩”的存在,叫“小人物形象”,或者小人物作品。这一现象正式产生,源于天才普希金的一篇中短篇[驿站长]。其后小人物就成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中,众人都要涉及的题材。其中最为值得推崇的自然是契诃夫了。而我最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,也是讲小人物故事的大家。[穷人][白夜]都是很典型的作品。而超级经典[罪与罚]虽然屡次被在各种的场合中提及—什么社会学,犯罪学,心理学,文学自不必提了—在其中也是有很多精彩的小人物描写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即使是着眼于一点的作品,也完全可称为“批判现实主义”。不过其实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,什么“主义”真的不是很重要的。

其实中国人“文以载道”的思想很强的,有时候有些过于强。俄罗斯文学恰巧这一点和中国很相似的。其实我反对“批判现实主义”被很多人用作“文以载道”的代名词。一说到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时代的文学,就把“批判现实主义”拿出来,把当时人民的生活再想象得多么多么惨。好像这样的话作品和作者的格调就高了起来。

其实在我看来,在专业的角度看来。什么“主义”都不比其他“主义”高明。它无非是个特点而以。就好像说一个人的身材很魁梧。这只是个方面,完全说明不了这个人的好坏,社会和历史价值。我提到批判现实主义,也是为了形容本文的特点,而非要证明本文就怎么怎么了。

其实我还挺喜欢作者开始就把行文限制在一个很有节制的范围内的。因为毕竟[战争与和平]不是唯一的,也不是最好的本文的处理方式。试想主人公没事就悲天悯人一番,那估计多半的读者都会觉得令人作呕。再说托尔斯泰在写[安娜·卡列尼娜]之前,本来想写一部比[战争与和平]还牛的,“反映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全部社会和精神生活”的神作。他老人家都没完成,咱们也就别老操那份心了吧。

另外,“东门”真的提出了“占有欲”的问题。不得不说和我想到了一个路子上。上回天涯兄说有点“流水知音”之感。看来是我也同感了。

我在我的文章中详细写了“占有”的问题。而且我对“我”的占有欲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“倦怠”。此章的回复中,天涯兄说,阿娇其实有更好的选择。这也和我的经历有点像!

我在和别人说起放弃我的一个女孩的时候,我也说:“我无权阻止她作对她更好的决定,毕竟我只是她的一个选择而已!”真是和作者“心有灵犀”了。其实我自己也有“倦怠”的地方啊!

这些问题就留待以后讨论好了,还是:

长篇回复,未完待续!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7-2 23:37